LY_T 2933-2018 国家公园功能分区规范

ID

EA9A597E39FF40328208DE2360189F08

文件大小(MB)

0.5

页数:

9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14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020,B 65,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,LY/T 2933—2018,国家公园功能分区规范,Guidelines for national park function zoning,2018-02-27 发布2018-06-01 实施,国家林业局 发布,LY/T 2933—2018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北京林业大学提出,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北京林业大学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崔国发、邢韶华、彭杨靖、黄治昊,I,LY/T 2933—2018,国家公园功能分区规范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的原则、类型、依据、步骤和结果说明等原则性和技术性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公园的规划、设计、建设与管理等,2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2.1,国家公园 national park,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,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,实现自然,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。其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、完整性,保护,兼具科研、教育、游憩等综合功能,2.2,国家公园功能区national park function zone,国家公园区域内具有不同主导功能、实行差别化管理的空间单元,3分区原则,3.1 原真性原则,应按照生态系统的自然性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状态,合理确定严格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区域,3.2 完整性原则,将山水林田湖草复合生态系统作为ー个生命共同体,统筹考虑保护和利用,对相关自然保护地进行,功能重组,合理确定国家公园的功能分区。确定国家公园各功能区的界线时,应尽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,和自然生态地理单元的完整性,3.3 协调性原则,在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,应考虑原住居民的基本生活和传,统利用生产的需要,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,3.4 差异性原则,综合分析自然资源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,将主导功能具有明显差异的空间区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,功能区,1,LY/T 2933—2018,4功能区类型,4.I 功能区分类,国家公园可划分为严格保护区、生态保育区、传统利用区和科教游憩区,4.2 严格保护区(strict protection zone, SPZ),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完整的自然生态地理单元、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、国家,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大范围生境、完整的生态过程和特殊的自然遗迹。该区域严禁人为干扰和破坏,以确保其自然原真性不受影响,4.3 生态保育区(ecosystem conservation zone, ECZ),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对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恢复,维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境,以及,隔离或减缓外界对严格保护区的干扰。该区域以自然力恢复为主,必要时辅以人工措施,4.4 传统利用区(native community zone,NCZ),该区域主要为原住居民保留,用于基本生活和开展传统农、林、牧、渔业生产活动的区域,以及较大,的居民集中居住区域,4.5 科教游憩区(research,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zone, RERZ),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、认识自然和了解自然的场所,可开展科研监测、自然环,境教育、生态旅游和休憩康养等活动,5功能区划,5.1 严格保护区,严格保护区面积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%。下列区域应划为严格保护区i,— 具有自然生态地理区代表性且保存完好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,其面积应能维持自然生态系,统结构、过程和功能的完整性,— —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及其赖以生存的生境;,— —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景观,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特殊自然遗迹的区域;,— 生态脆弱的区域,5.2 生态保育区,下列区域应划为生态保育区:,— 需要恢复的退化自然生态系统集中分布的区域;,—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境需要人为干预才能维持的区域;,— —大面积人工植被需要改造的区域及有害生物需要防除的区域;,— 被人为活动干扰破坏的区域;,— —隔离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分布区之间的生态廊道区域;根据自然生态系统演替、国家重点保护,2,LY/T 2933—2018,野生动植物扩散等需要,确定生态廊道的位置、长度和宽度等参数,5.3 传统利用区,传 统利用区面积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比例不宜高于15%。下列区域应划为传统利用区:,— 原住居民开展传统生产的区域,— —当地居民集中居住的区域;,— — 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、特殊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等区域,5.4 科教游憩区,科教游憩区面积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比例不应高于5%。下列区域可划为科教游憩区,— 具有理想的科学研究对象,便于开展长期研究和定期观测的区域;,— 适宜开展科普宣传、生态文明教育等活动的区域;,— 拥有较好的自然游憩资源、人文景观和宜人环境,便于开展自然体验、生态旅游和休憩康养等,活动的区域,6分区步骤,6.I 本底调查,对国家公园区域内的自然环境、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等情况进行综合科学考察或专项调査,摸清自,然生态系统、自然景观、原住居民等特征。收集或绘制国家公园的遥感影像图、地形图、植被图、水系图、,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图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图、土地或海域利用现状图、游憩资源分布图、行政区,划图等基础图件,6.2 分析评估,分析评估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,分析自然资源传统利用方式的不可替代性,分析游,憩资源利用的可行性,6.……

……